佛山陶瓷网手机版首页
佛山瓷砖陶瓷网总站
企业首页

【佛山陶瓷网】中外家电企业如何突破国美之争困局

qiye】2010-8-25发表: 中外家电企业如何突破国美之争困局
中国:家电企业创始人vs职业经理人黄光裕与陈晓的国美之争已进入白热化,而在关注国美未来命运的同时,业界也对企业创始人与职业经理人的微妙关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现在就让我们来盘点一下几个非常有代

    中外家电企业如何突破国美之争困局

中国:家电企业创始人vs职业经理人

黄光裕与陈晓的国美之争已进入白热化,而在关注国美未来命运的同时,业界也对企业创始人与职业经理人的微妙关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现在就让我们来盘点一下几个非常有代表性的案例。

苏宁:我们没有职业经理人

“在苏宁,我们没有职业经理人,我们只有事业经理人,即必须要有对企业承担责任的意识。这是我们早在4年前就明确的。如果你是职业经理人,至少我现在不敢用。未来会不会用,不知道。”

这是苏宁创始人张近东对于职业经理人的态度。在2009年苏宁电器年报中,这位苏宁最大的股东控股达41%,牢牢地把苏宁的大权攥在自己手中。

“权还是不能放的”,对此张近东态度十分坚定,“我从来不认同职业经理人,没有人能在苏宁替代我。去美国、日本洽谈收购都是我亲自做。职业经理人只要求大家对制度、流程负责,苏宁如果这么做的话肯定会出现问题。每个员工都应该在企业中承担责任,不依靠自觉和自我约束,只依靠制度管理,在我看来是行不通的。”

对于老板的强权,苏宁的职业经理人们却并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妥。“把你的心放在事业上,待遇是老板考虑的事。”掌管7万苏宁人组织架构与人事管理的苏宁电器副总裁孟祥胜如是说。

美的:去家族企业化

对于职业经理人,美的创始人何享健有着与苏宁的张近东完全不同的态度。

2009年8月26日,在美的电器董事会上,何享健辞任美的电器董事局主席及董事职务,原董事局副主席、总裁方洪波继任。这是美的电器上市16年来首次将管理层全权交给职业经理人管理,在中国民营企业上市公司中也是首次。何享健则坐拥美的电器55%的股份,以公司第一大股东的身份,继续关注美的发展。

“企业家不能整天只想着怎么把所有的事情都做好,而是要想如何让别人来干、找谁来干,怎么为经理人创造一个好的环境”,这是何享健对于职业经理人的一贯态度。“美的一直以来不是靠个人的权威命令,而是靠制度流程和团队,他们不用等我命令去干事,美的坚决不搞家族产业。”

仔细研究美的职业经理人体系,会发现它有绝大多数上市公司所不具备的特点:董事会成员完全由职业经理人担任,现有除独董外的6名执行董事中,95%的职业经理人都是美的自己培养出来的、拥有自己的《职业经理人行为规范手册》和《分权手册》等。

“简政放权,责任清晰,是美的管理核心,我们的目的是不要形成大企业病,不要形成内部繁文缛节的东西,把权力放到最需要权力的地方。”方洪波如是说。

华帝:大家都没有错

1999年10月28日,被誉为“北斗七星”的华帝7位创始人做出了一个当时震动业界的决定:全部让出全部经营权,请职业经理人姚吉庆接管华帝的经营、管理事务。姚吉庆也由此获得了“中国第一职业经理人”称号。

仅仅过了两年,在2001年中山华帝燃具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大会召开之际,姚吉庆被安排坐在主席台下。也就是这次大会,宣布由7位老板之一的黄启均出任股份公司总经理。虽然姚吉庆保留了集团公司总经理职务,但由于集团的各项主营业务均已划拨给股份公司,姚吉庆的权利已被架空。无奈,姚吉庆选择了出走。

“唇齿相依也有咬着嘴唇的时候,在日常管理中,老板和经理人哪能一点分歧都没有?”曾担任奥克斯空调、欧派橱柜总经理等职的姚吉庆在提及往事不免感叹,“老板们没有错,我也没有错。”

对于职业经理人,正带领华帝飞速发展的黄启均有自己的看法。“两权分离促进了华帝在公司治理结构方面管理的规范化,而知识和资本的碰撞只是企业主们和职业经理人尚不成熟的表现。未来,企业必将为职业经理人提供更大的舞台。”

国外家族家电企业如何做大公司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家族企业仍然是最主要的企业组织形式。世界500强企业中,有1/3是家族制企业;股票上市的大型公司中,由家族控制的占到43%,耳熟能详的沃尔玛、杜邦、摩托罗拉、松下、三星等跨国公司都是家族企业。

那么,这些欧美、日、韩的家族企业又是如何推动企业的发展,完成创始人与职业经理人的完美融合?

企业qiye相关"中外家电企业如何突破国美之争困局"就介绍到这里,如果对于企业这方面有更多兴趣请多方了解,谢谢对企业qiye的支持,对于中外家电企业如何突破国美之争困局有建议可以及时向我们反馈。

瓷砖相关 家居企业 企业家 中小企业发展 ,本资讯的关键词:企业经理人国美家电职业

尽管经济复苏尚存在不确定性,全球并购活动却已飞速展开,仅8月来就有数宗大型交易陆续亮相,其中包括澳洲矿业巨头必和必拓欲出资390亿美元收购加拿大钾肥公司potash,英特尔宣布77亿美元收购 >>
中国凡是成长比较快的企业和品牌都有一个或多个四两拨千斤的品牌策略做支撑。市场大战,资金、技术、品牌和质量处于劣势的小厂大多数已经被淘汰出局,实力型企业都以提升品牌来取得制胜之道。未来的营销是 >>
最新资讯  优势批发  最新供求  
 
返回上一页    回顶部    回首页